通訊員 史嘉怡 柏玉婷 劉迅婕 揚州發布記者 喬云
“在這里還能看到‘水中大熊貓’的白鰭豚,好驚喜??!”5月22日即將迎來第26屆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昨天,揚州大學生科院青禾宣講團在“動植物標本館”舉辦了線下宣講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的科普宣講活動,向同學們介紹標本館內的標本,呼吁同學們保護生物多樣性。
據了解,位于揚州大學文匯路校區的動植物標本館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之一,現藏動植物標本12000余件,除了許多常見的動物外,還包括一些十分罕見的珍稀動物。譬如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白鰭豚,標本館的一樓珍藏著一頭體長258厘米的白鰭豚的皮和骨骼,價值巨大。
記者了解到,這場宣講活動分別介紹了鳥類、哺乳類和蝶類三類標本。鳥類主要介紹了八哥、金剛鸚鵡、喜鵲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紅嘴藍鵲這種籠鳥?!凹t嘴藍鵲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青鳥,其體態美麗自不用提,而李商隱的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中所提的就是紅嘴藍鵲?!敝v解員介紹道。
直播中,講解員還介紹了多種猴類,又依照頭頂的絨毛顏色為同學們區分了白頭葉猴和黑葉猴兩種葉猴類型。提到穿山甲時,講解員還特地科普道:“穿山甲的鱗片其實就是皮膚角質化的附屬物,和我們人類的指甲、毛發并沒有任何區別。許多人誤以為穿山甲的鱗片有藥用價值,這不過是子虛烏有的謠傳。相反,穿山甲在保護森林、堤壩,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用?!?/p>
“我原本以為這場直播就是以科普小文章的形式介紹一些動物標本,沒想到中間還穿插了這些動物的神話傳說、名字由來等小故事,倒是更加有趣了?!币晃挥^眾向記者這樣表示。
負責人劉肖宇說道:“希望通過這場活動,同學們能培養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積極投身到野生動物的保護中來?!?/p>
責任編輯: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