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明鏵
對揚州二十四橋的排序,沈括說過:“最西濁河茶園橋?!彼倪@句話,實際上說的是兩座橋:濁河橋與茶園橋。從沈括的眼光來看,揚州二十四橋應從最西頭算起,然后往東、往南。而最西的兩座橋,就是濁河橋與茶園橋。這在清代李斗所著《揚州畫舫錄》卷十五也引述道:“二十四橋,見之沈存中《補筆談》,記揚州二十四橋之名,曰濁河橋、茶園橋……”沈存中就是沈括,存中是沈括的字。
濁河橋,顧名思義,是架在濁河上的橋,據考位置在揚州唐城的西南。所謂濁河,是一條沿著蜀岡南麓流淌的河,由岡上之水向下沖刷而成,由西流向東。當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從南而北流至蜀岡之下,便與濁河相匯。唐代的揚州城是由子城和羅城組成的,濁河實為橫亙在兩城之間的分界線。濁河沿著蜀岡的南麓,將大明寺、鐵佛寺、禪智寺等連成一線,今天的保障河就是濁河的部分故道。
濁河之名,源于河水渾濁。蜀岡是土丘,水流自上泄下,勢必激起河床的泥沙,使得河水變得渾濁。濁河的名字不太響亮,但到清代依然在用。如清人江昱《平山堂分詠》九首之六題為《濁河》:“賞花禪智此經行,派別何由負濁名?卻坐西廊汲修綆,始知泉水在山清?!彼怯煤铀疂?,對照泉水之清。江昱又在《重浚保障河二首》中說:“何當更辟橋西路,曲繞茶園古濁河?!北砻鞅U虾泳褪枪艥岷?,而“茶園”和“濁河”近鄰,暗示“茶園橋”和“濁河橋”也相鄰。
濁河在古代是常用之名,如黃河也被稱為“濁河”?!妒酚洝ぬK秦列傳》:“天時不與,雖有清濟、濁河,惡足以為固!”《水經注·河水》:“河水濁,……是黃河兼濁河之名矣?!弊鳛閾P州二十四橋第一橋的濁河橋,在濁河之西段,具體位置不可考,大致在今蜀岡西峰下。
從濁河橋往東,便是茶園橋,此橋應在蜀岡中峰偏西。茶園橋的名字,毫無疑問,緣于附近的蜀岡茶園。唐代揚州蜀岡的茶葉,已經作為高級的禮品?;茨瞎澏仁垢唏壍牟繉⒂峁?,曾贈予高麗人崔致遠新茶,崔致遠為了答謝而作《謝新茶狀》云:“伏以蜀岡養秀,隋苑騰芳,始興采擷之功,方就精華之味?!泵鞔_記載新茶出自蜀岡,蜀岡上面有茶園。
揚州是中國古代茶葉產地之一?!吨袊杞洝氛劦教拼钑r,將揚州蜀岡茶名列其中。五代時人毛文錫《茶譜》說:“揚州禪智寺,隋之故宮,寺枕蜀岡,有茶園,其茶甘香,如蒙頂也?!鼻迩¢g《甘泉縣志》說:“宋時貢茶,皆出蜀岡,香甘如蒙頂?!泵身斒撬拇璁a地,以蒙頂茶比之于蜀岡茶,可見蜀岡茶之優良。
蜀岡上有天下第五泉,也應與蜀岡產茶有關。宋慶歷年間,歐陽修任揚州太守,其時蜀岡茶已成為貢品。為此,歐陽修在蜀岡建時會堂,作為制作貢茶之地,又建春貢亭。歐陽修有《時會堂》詩云:“積雪猶封蒙頂樹,驚雷未發建溪春。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貢宜先百物新?!弊宰ⅲ骸坝鄧L守揚州,歲貢新茶?!泵穲虺肌兑理嵑蛣⒃ι崛藫P州五題·時會堂》序稱:“歲貢蜀岡茶,似蒙頂茶,能除疾延年?!蓖跤韨犚蚬芾碡暡?,駕車前往揚州茶園考察,因賦《茶園十二韻·揚州作》,其中有云:“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余千本,青蔥共一園?!边@些都印證了蜀岡新茶之美,和蜀岡茶園之盛。
茶園橋系因鄰近蜀岡茶園而得名,是沒有疑義的?!镀缴教眯≈尽肪戆耸沼星迦耸⑻频摹恫鑸@橋》詩,是一首難得的專詠茶園橋之詩:“蜀嶺茶園下,曾聞舊有橋。攜筐人影散,入貢馬蹄遙。白版今無跡,紅欄昔已凋。濁河西去路,空剩水迢迢?!奔氉x詩句,可以想見,在蜀岡的茶園之下,曾有過一座橋,名喚茶園橋。在茶園橋邊,有茶農挑著茶筐來來往往,還有很多馬車載滿新鮮的貢茶揚塵而去。但是,詩人惋惜道,不知什么時候,茶園橋的木板已了無蹤跡,橋上的紅欄桿也早就凋零。放眼遠眺,眼前只剩一派蒼蒼茫茫的濁河水。
這就是二十四橋最西端的兩座橋——濁河橋與茶園橋。它們留給我們的想象,唯有河水的渾濁,貢茶的清香。
作者簡介:
一級作家,揚州巿政府表彰的當代文化名人,揚州市名師工作室導師。出版著作七十種。獲得國家圖書獎、華東圖書獎、華東田漢戲劇理論獎、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理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