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授昌
朱光潛先生《談交友》一文里說:人生的快樂有一大半要建筑在人與人的關系上面。只要人與人的關系調處得好,生活沒有不快樂的。我感覺交友正是這種快樂的基礎。
孔子《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币馑季褪钦f: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的人交朋友,與善于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這是孔子提出的識別朋友的標準。
一般認為,交什么樣的朋友,決定了一個人的胸襟、視野和高度。曾國藩對交友之道頗有見地,寫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處世交友之道。他交朋友崇尚“八交九不交”,善交德盛者、善交勝己者、善交有孝心大義者、善交諍友者、善交趣味者、善交能共苦又同甘者、善交志趣遠大者、善交愿吃虧者。而諛人者、好占便宜者、德薄者等九種人,則堅決不交往。這些正統的思想對于我們交友之選,有洞照之益。
但是也有另類,陶庵居士張岱卻不是這樣,他在《陶庵夢憶》中的《祁止祥癖》一文中說過一句話讓人震驚,他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這是說,人沒有癖好是不可以和他交往的,因為他沒有深情厚意。人沒有瑕疵也是不可以和他交往的,因為他沒有真氣。
張岱的一位友人祁止祥“有書畫癖,有蹴鞠癖,有鼓鈸癖,有鬼戲癖,有梨園癖”,看樣子是個玩家,卻是張岱的好朋友。
有趣的是張岱曾經在《自為墓志銘》里為自己做了一番介紹:“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边@段自我介紹,可以讀出他自我的傲嬌,這正是張岱認定的深情、真氣吧。
其實張岱也夠努力的了,明朝亡了,他寫《石匱書》,西湖毀了,他寫《西湖夢尋》,繁華的昔日沒了,他寫《陶庵夢憶》,以小品文以趣味見長,他也以“小品圣手”名世。
讀他的文章很有趣,或許因為他就是一個“有趣”的人。性情文字,寫放浪形骸居然精致優雅,寫閱歷豐富卻也處世精通。文如其人,傲世刺世的鋒芒時有隱現,而玩物玩世的謔癖卻俯拾皆是。有人把他比作《紅樓夢》里的賈寶玉,沉浸富貴而不知樂業,跌落貧窮又難耐凄涼,這倒是頗有幾分相似,也是中肯之言。也許是老鄉關系,周作人先生對其推崇有加,他評價這位同鄉前輩時認為,張岱的灑脫文章大抵出于性情的流露,認為他的文章融合自明末公安、竟陵兩派,但其藝術成就高于兩派。美國的漢學大師史景遷先生曾經不惜筆墨用鴻篇巨制書寫了張岱的一生。對戲曲研究頗深的女作家章詒和先生更是戲言:若生明清,只嫁張岱!這些大家視張岱就不僅僅是朋友的層次了,簡直是崇拜得無以復加。經過時光成百上千次的折疊,他們仍對張岱深情款款,有如春風二月。
今人喜讀張岱文字,多從美學的維度,回味其筆下豐富精致的明末世俗生活,欣賞那樣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雋永情致和灑脫風度,抽身繁華,安于清貧,趣人趣文,趣友無數,張岱可以說是傳統文人中一朵絢爛的奇葩!
想到這里,不禁想問,張岱的交友能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
錢鐘書先生也有一篇《談交友》,他說:在我一知半解的幾國語言里,沒有比中國古語所謂“素交”更能表出友誼的骨髓。一個“素”字把純潔真樸的交情的本體,形容盡致。素是一切顏色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切顏色的調和,像白日包含著的七色。真正的交情,看來像素淡,自有超越死生的厚誼。
錢鐘書談的“素交”則是朋友相處之道,我喜歡,估計朋友選對了才能“素交”吧。
作者簡介:
揚州教育學院教授,研究文學教育,從事文學理論及語文教學論教學。有研究論著、散文集出版。